二手车如何查询保险出险理赔记录?(加微信17358031780)保险理赔记录查询方案:
方案1:提供【车架号】软件查询【全国投保的车辆2010年以后的保险理赔记录】,费用60元;(5-10分钟出结果,适合没有办法弄到大绿本,车子又不是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
方案2:提供【大绿本的前三页拍照图片】人工查询【全国投保的车辆2010年以后的保险理赔记录】,费用300元;(3-5小时出结果,建议跟卖家付款前查一下这个,这个最详细,全面)
方案3:提供【车架号】查询【江浙沪皖(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投保的车辆全部年份的保险理赔记录】, 费用(100元 简版,理赔金额 查看实例 ); (200元 详版,事故描述+维修明细 查看实例 ); (15-20分钟出结果,适合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查询)
我们查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特别准确,你可以拿一个你们最近查过的车子试一下,如果没有比你们查到的理赔记录多,我们不要钱。我们不仅能查到本车理赔本车的,还能查到别人撞这台车全责理赔本车的理赔记录。

雨刮器虽然搁在风挡玻璃上,但日常保养时车主还是很容易对它视而不见,等用上了才知道有问题。雨刮器看起来很简单,作用却挺大。雨中行车时,没有刮净的雨滴,在光线下会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往往因此而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做好雨刮器的保养很重要。下面,我们以奔驰W220S320轿车雨刮故障维修为例,介绍雨刮故障维修方法。
【故障现象】
一辆2000年产奔驰W220S320轿车,用户反映该车的雨刮器第一挡(间歇挡)只能动一次,以后不再持续工作(即无间歇挡工作),其他挡正常。该款车的雨刮器控制完全改变由开关信号控制继电器模式,是由控制单元之间的CAN-BUS网络信号传输综合控制。
【故障排除】
此车雨刮器电路系统由雨刮器开关(组合开关总成S4)、组合开关控制单元(N80)、SAM、雨滴传感器(采用光电式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喷水电机和风挡玻璃喷嘴(备加热功能)组成。雨刮电机的控制过程如图2所示。因此造成间歇挡失效的可能原因有:组合开关间歇挡开关损坏,组合开关控制单元N80损坏,SAM(FL)损坏,雨刮继电器(1、2挡)损坏,雨滴传感器及其线路有故障,以及车顶面板控制模块故障。
用故障诊断仪“修车王”的奔驰专家卡对SAM(FL)和头顶面板控制模块进行检查,均未发现故障码。由于LO和HI挡都工作正常,结合雨刮系统工作原理分析,笔者怀疑故障可能发生在头顶面板控制模块或雨滴传感器及其线路上。
首先检查雨滴传感器,用万用表测量雨滴传感器1号端子电压和3号端子与车身之间电阻均在标准值之内;然后测量SAM(FL)B2电压,发现用高压水枪喷射前风挡玻璃或前风挡玻璃没有水时,B2端子电压一直都为2V左右,说明雨滴传感器已损坏。拆下雨滴传感器后,发现雨滴传感器是不久前用双面胶粘贴上的。
询问用户后,得知该车在前不久因前风挡玻璃出现裂纹更换了前风挡玻璃。在没更换玻璃之前,雨刮器每个挡位都工作正常,但更换前风挡玻璃之后一直都没有用过雨刮器的间歇挡,前几天下小雨用间歇挡才发现上述故障。
至此,故障已经明了。在把雨滴传感器表面的双面胶去除后,直接把雨滴传感器贴在前挡玻璃上(同时开启雨刮的间歇挡),然后用水洒在前挡上,间歇挡正常工作。查询相关资料后,得知该车的雨滴传感器必须使用特殊胶合剂粘贴在挡风玻璃上,不可使用双面胶,否则雨滴传感器无法感应雨滴量。
最后,在将雨滴传感器用奔驰专用胶合剂粘贴于风挡玻璃上后,故障排除。
【维修小结】
通过对该车的维修,感觉到:作为现代汽修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对于不熟悉的车型,必须做到理性维修,不能盲目动手;很多车的系统供应商是一样的,因此在维修中要尽量“吃透”这些系统;在故障排除过程中要保持思维的活跃,能够适当放宽思路。
【知识链接】
2000年后,奔驰W220S320系列的雨刮控制系统除保留1999年以前雨刮控制正常功能外,另增了以下功能:
1、根据车速及雨滴传感器信号控制,当雨刮位置于“1”挡及“2”挡时,自动控制开始作用,当车速低于5km/h以下时(车速信号由左前轮车速传感器送到仪表板,再送到SAM(FR)控制单元),SAM(FL)控制单元控制雨刮电机间歇工作,频率根据雨滴传感器信号控制雨刮电机[雨滴传感器信号送到车顶灯面板控制模块(N70),再传到左前SAM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间信号均通过电脑网络传输连线(CAN)传输]
2、采用车外温度传感器感应车外温度,其信号送到右前SAM控制单元,经CAN连线传至左前SAM控制单元,控制雨刮加热温度。
3、雨刮、挡风玻璃喷水具备加热功能。
4、SAM控制单元,N10/6、N10/7分为左右2个控制单元,分别与熔丝、继电器盒,安装于一个整体,接收雨刮CAN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工作。
5、采用CAN-BUS连线后,在控制单元内将控制指令进行编码,送输到定的“H”、“L”电路,此线路可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信号包含地址码加信息码,并将信息码进行解码,转换为可用的控制指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