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如何查询保险出险理赔记录?(加微信17358031780)保险理赔记录查询方案:
方案1:提供【车架号】软件查询【全国投保的车辆2010年以后的保险理赔记录】,费用60元;(5-10分钟出结果,适合没有办法弄到大绿本,车子又不是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
方案2:提供【大绿本的前三页拍照图片】人工查询【全国投保的车辆2010年以后的保险理赔记录】,费用300元;(3-5小时出结果,建议跟卖家付款前查一下这个,这个最详细,全面)
方案3:提供【车架号】查询【江浙沪皖(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投保的车辆全部年份的保险理赔记录】, 费用(100元 简版,理赔金额 查看实例 ); (200元 详版,事故描述+维修明细 查看实例 ); (15-20分钟出结果,适合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查询)
我们查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特别准确,你可以拿一个你们最近查过的车子试一下,如果没有比你们查到的理赔记录多,我们不要钱。我们不仅能查到本车理赔本车的,还能查到别人撞这台车全责理赔本车的理赔记录。

人怕晒黑车怕晒伤,在谁能抵挡得住高温,车内的温度也是不得了,进去就感觉被蒸发的感觉,快速降温就成了头等大事。市场上很多汽车降温产品,很多产品宣传说几秒就能降温等等,这么多花哨的宣传语可苦了车主们,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果,更不知道选哪种好。这些汽车降温产品的功效,真有广告上说的那么强大吗?
商家盯上汽车降温用品市场
“用一罐降温剂往坐垫或车内轻轻一喷,就能在几秒钟内下降40℃。
”在降温产品中相对“平民”的是一款汽车降温剂,零售价在百元上下。这种降温剂外观类似杀虫剂,其主要成分是干冰,利用喷雾原理,喷射后遇热迅速汽化,从而吸收坐垫表面热量达到快速降温效果。
在汽车降温用品中,相对高档的是一种太阳能降温器,价格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太阳能降温器利用太阳能作为发电能源驱动马达运转,将车厢内热空气排出车外。“就算你将车停在炎热的大太阳底下,它也能自动将车内高温降至和室外温度一样。”商家介绍,这种降温器安装在车的遮阳板附近,使用时不需电池,车主可以自助完成安装。
还有一种降温坐垫,材质包括竹纤维、竹炭、亚麻、蚕丝等,并利用点烟器供电,据厂商宣传能够“3秒内极速凉爽”,还具有车内氧吧功能。
试用降温剂 并非说的那么出色
这些琳琅满目的汽车降温产品,真的可以实现快速降温吗?我们选取降温剂进行了试验。
在网上以78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汽车降温剂,容量180毫升,店主介绍,足够给整车喷三遍。在方向盘上的高温车架部位选取一个地方试喷了三次,看到喷射后在局部表面产生了少量冰花和白雾,对比同一表面的其他位置,喷射后的局部温度明显下降,手触摸有冰凉感觉,但车内的温度却没有明显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极速降温”不太可行。降温剂主要成分为干冰(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喷射后吸收空气和实物表面的热量,但并不能达到几秒钟车内快速降温的效果,只能局部辅助降温。
降温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介绍“汽车降温产品,认为要慎用,很多时候在使用汽车降温产品首先要注意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其次考虑是否会对车子增加负担。
这些降温产品的实际功效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而且使用不恰当还可能会产生反作用。例,降温剂中的主要成分是干冰,这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降温剂中往往还掺杂了其他一些物质,如芳香剂等化学物质,长期身处含化学物质的环境,对身体肯定产生影响,人体容易出现疲劳、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这些化学物质喷射在车内的坐椅皮革、仪表盘塑料等处时,发生化学反应损伤车饰是小事,要是影响了健康,就得不偿失了。"
除外,车内有很多内饰都是塑料件,使用降温剂导致的骤冷,会缩短塑料件使用寿命。
降温的产品大多都是利用一些化学物来研发的,对人体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可能增加车子的负担。
“如果要选用汽车降温产品,尽量选择大品牌,认清质量安全标志,同时认真看清包装上的使用说明使用禁忌等。”目前汽车用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规范,而且行业内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一旦有新产品问世,就会有类似“游击队”的小厂家模仿,但在产品稳定性、安全性能方面却没有足够的保障,这对消费者而言是不负责任的。
各位车主在购买这些降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大品牌。但最好是选择其他的方式来降温,这也是可以的。如果车主在购买降温剂后,得多注意不要放在车内太阳晒得到的地方,很多假冒的产品质量是有问题,可能会引起降温剂发生爆炸。所以使用要得当,存放也要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