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如何查询保险出险理赔记录?(加微信17358031780)保险理赔记录查询方案:
方案1:提供【车架号】软件查询【全国投保的车辆2010年以后的保险理赔记录】,费用60元;(5-10分钟出结果,适合没有办法弄到大绿本,车子又不是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
方案2:提供【大绿本的前三页拍照图片】人工查询【全国投保的车辆2010年以后的保险理赔记录】,费用300元;(3-5小时出结果,建议跟卖家付款前查一下这个,这个最详细,全面)
方案3:提供【车架号】查询【江浙沪皖(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投保的车辆全部年份的保险理赔记录】, 费用(100元 简版,理赔金额 查看实例 ); (200元 详版,事故描述+维修明细 查看实例 ); (15-20分钟出结果,适合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查询)
我们查江浙沪皖投保的车子特别准确,你可以拿一个你们最近查过的车子试一下,如果没有比你们查到的理赔记录多,我们不要钱。我们不仅能查到本车理赔本车的,还能查到别人撞这台车全责理赔本车的理赔记录。

油价已然破8,政府继续限购,越来越多的利空因素在主导今年的整车市场,各大车企在扩大产能,鼓励出口的同时也做好了销量增速放缓的准备。随着整车利润越来越低,政策导向尚难回头的趋势日益明朗化,有远见的汽车从业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急剧扩张的汽车后市场领域。然而这块新的兵家必争之地蛋糕究竟多大,值不值得全力投入?我想说,后市场?我们才刚上路呢!
据统计,200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销售额为1800亿元,到2009年增至3400亿元,预计到2012年将增至4900亿元,其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9%。但是,受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和汽车厂家对4S店零部件供应垄断等因素的影响,汽车后市场经营环境仍显混乱,民族品牌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正品零部件云遮雾绕
由于国内大部分零部件厂商以做配套件为主,相关替换件很少流入市场。但是随着汽车后市场的不断壮大,消费者对正品配件的需求日益旺盛,4S店价高地远,很难满足所有车主的需求,由此带来的市场真空给贴标、仿造厂商营造了可乘之机。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行业内厂家的自律问题,同时也有政府监管不力,立法迟缓导致整车厂商垄断正品供应,坐地起价的原因,最终变成“能卖的没货,有货的难卖”,市场运行出现“双轨制”。由此也能看出国内整车企业依然占据强势地位,他们既把持了上游的供货,又把持了下游的服务,财大气粗到两头厂家都不敢得罪它,对于一个成熟的汽车社会来说,显然是不够合理的。因此如果政府能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汽配市场的商品质量,我相信理性的消费者肯定也会更多地选择在专业的售后连锁店保养爱车,由此带来的供需两旺势必会冲击到整车企业的垄断地位,让竞争回到正常水平。
国际巨头小试牛刀,国内企业还需时日成长
据悉,目前大量国外知名汽车服务企业纷纷开始布局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博世已在国内建立500多家汽车维修店;日本最大的汽车用品经销商“黄帽子”计划在2015年前将中国直营店和加盟店数量增加到500家;美国通用汽车集团下属的维修连锁企业AC德科目前已进入国内主要城市;3M在中国则将其8000种汽车售后产品覆盖到700家特约美容店、6000家汽车维修厂和4S销售中心;德国的伍尔特集团已经在中国100多个城市建立起销售服务网络,致力于汽车后市场服务。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却很难说出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内汽车服务企业,笔者不免担心,汽车后市场会成为继整车企业后下一个外资品牌的“重灾区”,这种发展模式和现状都与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身份与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值得我们高兴的是,虽然汽车后市场面临了以上种种问题,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整个行业依然在慢慢走向正轨。任何一个新生市场都会经过群雄逐鹿,同质化竞争,最终走向差异化竞争,理性消费的过程。拿轮胎市场举例,以前为了打品牌,轮胎厂商基本上只供应整车企业,走配套胎路线,但是从近期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与经销商合作,甚至自建渠道开始销售替换胎产品,由于减少了大量中间环节,替换胎产品的利润是配套胎的两到三倍。轮胎厂家直言不讳,这将有利于他们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研发和生产上。笔者相信,随着汽车后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各种零部件公司会争相进入一线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当然由于国家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还是制约了汽车后市场的良性发展及进一步扩大,所以笔者希望相关法律制定者能够加快跟进步伐,使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如虎添翼!
马上又要到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了,据了解,在活动开幕的前一天还将同期举办第五届中国汽车市场趋势峰会,看来广大汽车业同仁早已将目光汇聚到这片新的蓝海上了,希望这次峰会能够带给行业新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