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话是我国古代打更人口中的常用语。但他适用的范围倒不局限于古代。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秋冬季节。大气环境干燥,对能够产生火的这一类事物防范都比较重。也有例外的,比如静电。 在秋冬时节,相信很多车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着急上班,刚触碰到车子的把手就开始放电。被静电打得又麻又疼。汽车静电反应的产生主要有两点,一是人体在接触汽车之前本身就带电了,同汽车接触自然就要放电,而且根据人体质的不同,带电量也不一样。另一方面,空气中的尘埃与车身金属表面相互磨擦产生了电,人一碰车,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在干燥的天气,活动中的人、行驶的汽车都避免不了摩擦,带电现象也就十分平常了。但人体和汽车所带的电量有限,其电压不足以给车和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但即使是很微小的电流,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严重的时候,静电会引起头痛、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症状,甚至能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对于爱车,要简单且直接解决静电式灰尘吸附,秋冬季节车主就不得不多洗几次车了,当然,也还有其他招数可使。 1.车内外减少化纤装饰品的使用。 2.打蜡是防静电的有效方法之一。用专门的蜡篱可将汽车表面的浮尘、油膜清洗干净。打蜡时可选择防静电专用车蜡。 3.在汽车仪表台上放一块湿毛巾,或定期用喷雾器在车内喷洒点水,可以增加车内湿度,减少车内产生静电。 4.开车门之前,可用钥匙接触汽车金属部分进行放电,不过千万不要用车钥匙,因为车钥匙内部带有防盗芯片,利用车钥匙放电一段时间后,车钥匙会失去防盗功效,最好用随身携带的其他普通钥匙来放电。 5.使用静电放电器。市场上的静电放电器有空气静电放电器和搭链式放电器,效果都不错。 如果减少人体带电的情况呢? 1.擦润肤霜、多喝水,保持皮肤表层的湿度。静电在潮湿的状态下会较少发生,常擦润肤霜也可以保证皮肤滋润。 2.少用化纤用品。化纤服装很容易带有静电,远离化纤制品可以减少很多被电击的机会。 3.下车时,用手推车门玻璃可有效防止静电,推金属边框则较容易被“电”。